绍兴县“校财县管”推动教育均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3-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李国权)浙江省绍兴县教育局会计审批核算中心负责人丁华萍日前收到一份该县鉴湖中学为参加学校教代会的每位代表发放纪念品的审批表,丁华萍当即写下“不予审批”,并叫来人带回。丁华萍说:“凡不符合财务预算规定的所有审批,我都可以立即作出决定,这是县里早就定下来的规矩。”

  丁华萍所说的“规矩”就是近几年实行的“校财县管”制度。绍兴县教育局局长许义平说:“现在,全县已有145个单位进入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核算,还有98个单位的固定资产实行集中管理,日平均现金流量高达450万元,全年接近17亿元,教育经费管理真正形成了一个盘子、一个笼子、一个口子。”

  不该支出的坚决制止,必须支出的决不手紧,王坛镇中学校长陈建新对此有切身的体会。这个去年8月才上任的校长一到学校,就发现破烂不堪的篮球架歪斜在操场一角,篮球场上杂草丛生,乱石成堆。“为什么不建一个像样的篮球场?应该让山里的孩子也有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啊!”他当即找人启动紧急审批程序,向核算中心提出兴建请求。考虑到这所山区学校的实际情况,核算中心特事特办,教育服务中心很快举行招投标,随即建筑队进场施工,到11月初,一个崭新的标准篮球场建成了。“要不是‘校财县管’,像我们这样的山区学校怎么会受到县里的特别照顾!”陈建新由衷地赞成县里经费配置的方案。

  “‘校财县管’让我们可以集中财力,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许义平说,“去年,我们加大了基础建设、维修经费和设备购置的投入力度,达到1.6亿多元。”据了解,绍兴县去年有20所学校先后修建了塑胶跑道,共支付1000多万元;今年在建的又有20所学校,预计到年底,全县所有镇中学、中心小学操场将全部塑胶化。

  绍兴县蓝天实验学校是该县13所民工子弟学校之一,该校去年通过核算中心用于购置教学设备与校舍维修的费用达20多万元。望着就读于该校八(1)班的儿子刘小侠每天兴冲冲去上学,来自四川省筠连县的外来务工人员刘俊心里美滋滋的:“虽说是民工子弟学校,但条件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学校差。”而该校校长王尧根则肯定地说:“‘校财县管’统筹了全县的经费使用,如果没有这项制度,民工子弟学校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条件。”

  同样有切身体会的还有华舍街道张溇小学教师鲁国庆。这天,他早早地来到县实验小学国际部一楼教室,参加县小学语文“领雁工程”骨干培训,因为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要给他们讲课。根据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实施工作的统一部署,绍兴县今年组织了全脱产的小学语文、中学英语、小学英语、中小学音乐4个培训班,用以提升广大农村教师的执教水平、能力和艺术修养。而这些培训费用,包括学员的食宿,全部由县教育局统一支付。

  来自核算中心的数据显示,2008年绍兴县用于教师的培训费用创纪录地达到500多万元,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用于教师培训的费用就占到了全年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的近8%,而最新的教育预算草案中,2009年该县用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费用将提高到10%。

  绍兴县王坛镇中心小学五(1)班学生李嘉诚的家长李立军说:“实行‘校财县管’制度,得利最大的是我们落后山区学校的孩子,更保障了山区教师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绍兴县近年来通过全县教师收入的“四统一”,即基本工资统一、月岗位奖统一、年终奖统一、福利待遇统一,使得同职称、同教龄的教师,不论是城区还是农村,收入都是统一的。在此基础上,绍兴县还对农村教师实行“三特殊”政策:一是对山区镇政府所在地教师每人每月补贴100元,非镇政府所在地教师每人每月补贴200元;二是制定农村教师特别奖励制度,安排财政对县内山区镇名优教师实施奖励,最高级别的教师可以每人每月获得600元;三是实施浙江省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制度,农村教师每人每月可以领取60元至400元不等的津贴。曾经为广大农村教师向往的城区学校,如今吸引力已减弱许多,因为在绍兴县,农村教师收入已普遍高于城区学校。王坛镇中心小学校长张国伟说:“县里实行教师收入‘四统一’后,山区学校教师的收入有了完全的保障,‘校财县管’解放了校长,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